【导读】打开违章所在地的官方交警网。找到“违法处理栏”,点击进入后输入车牌号,然后他会给你发送验证的短信,你输入短信验证码后通过短信验证进入“违章记录”,即可按照内流程即可进行容处理,最后将处罚决定书编号记下即可完成。
1、搜索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,进入官网,登录后,查看扣分罚款情况,这里提示有1单待处理的电子监控。
2、可以查看一下自己究竟在哪儿走错了,然后进入 违法处理业务。
3、在违法处理业务中,有两种情况,这里以电子监控为例,点击 在线办理。
4、进入办理程序后,需要对业务进行一下了解。
5、在机动车选择中,选中要处理的小车,进入 下一步。
6、如果没有及时付款的话,可以到网办进度中,找到要缴款的单。
7、在系统受理后,进入 罚款支付流程,点击 在线支付。
8、这里系统会提示选择付款方式。
9、来到专门的付款系统,这里还需要再注册一次。
10、这里以建设银行为例,下一步继续。
11、在弹出的缴款提示信息窗口,点击 去付款。
12、这里建议使用快捷支付方式,不然还要网盾之类的很麻烦,填写上预留的手机银行签约号码后4位。
13、通过验证后,付款就成功了,这时返回办理网站。
14、可以看到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给出了交易成功的提示,并给出了缴款发票,好了这次扣分罚款处理好了,不要有下次哦!
安全。除了登录官方网站进行扣分之外,还可以通过“交管12123”APP处理。
目前可通过官方“交管12123”APP处理本人名下车辆和本人驾驶的其他车辆(不超过3辆,处理违法前需要提前绑定)的违法行为,但处理的总积分不能超过12分。本人尝试过,很方便,处理缴纳罚款都是直接在网上完成不用到执法站现场排队,一分钟搞定。不过开车还是要守规矩,尽量不要违法。
驾驶证扣分查询是通过短信、电话、网络的方式,查询机动车辆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导致的扣分处罚的。
机动车违章查询有五种方式:
1、交通违章查询工具,输入车牌信息查询。
2、到各市各区县交通支大队的办公大厅通过触摸查询终端查询。
3、登陆各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的对外服务网站:找到,输入车牌号和车辆发动机号,点击查询即可。
4、拨打声讯电话查询。
5、通过编写手机短信查询违章。
一辆车最多只能使用三本驾照进行销分,并且销分时必须要出示被抓拍人的身份证。一旦发现代替他人扣分并谋取利益的情况,将被暂扣驾驶证6个月,并处1000-2000元罚款。
驾驶证消分流程:
1、借别人的驾驶证去扣分,必须是他本人拿着驾驶证、身份证,拿着你的车辆行驶证,到违处大厅办理。
2、把你的行驶证和你所借人的驾驶证、身份证一起交给工作人员,工作人员会调出你的违法记录让你确认。
3、当确认是你的违法信息,工作人员就会给你打印处罚决定书,然后拿着处罚决定书到指定银行交罚款,交款后,违法信息就消掉了。
4、这个处罚决定书必须在15天内交罚款,超过15天的,每天收取3%的滞纳金,但滞纳金的总额不能超过罚款的总额。
按照最新交通扣分标准,最严重的扣分是扣12分之后吊销驾驶证,因此一次最多扣12分。但是不排除短时间内多次违规,累计扣分超过12分。
驾照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计计分达到12分以上未满24分的,驾照将被暂扣,持证人必须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学习,经考试(科目一)合格,才能清除其违法记分并发还驾照。一个周期内被记满24分以上的,除考试科目一外,还要增加道路驾驶技能考试(科目三)。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第二次因交通违法记满12分的,也要考科目一和科目三。
【问】驾驶证给别人扣分应该注意什么?
【答】要本人去,现在的要求是必须本人到场拿着身份证、驾驶证才能代人扣分。
1、电子眼拍的违章可以找人代扣分,这个哪年都行。
2、现场交警抓到的处罚,处罚通知单上是有驾驶人的信息的,不可以找人代扣分,哪年都不行。
永远消除不了,代扣分基本没什么大问题,只要不是肇事逃逸,车来路还要正。
【问】汽车驾驶证扣分怎么计算的?
【答】驾驶证记分周期是从驾驶证上的“初次领证日期”为起算日,以12个月为一个记分周期。
在一个记分周期内没记满12分并已交清罚款的,进入下周期后,记分系统会将上周期记分分值全部清零,否则累计入下一记分周期。
对于第一次记满12分至24分(不含)驾驶人,需参加科目一考试合格才可清除交通违法记分,两次及以上记满12分或同一周期累计24分(含)以上驾驶人,每次须考科目一和科目三后由交管部门归档清分。
不过,在一定情况下,记分周期内的分值是会影响到下一周期的,比如记分虽未达到12分,但尚有罚款未缴纳的,记分将会转入下一记分周期,那么你下一年驾驶证的分数就少于12分了,但只要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对所有违章都缴清后,记分会予以清除。
【问】驾驶证扣分必须要本人去吗?
【答】按规定驾驶证扣分必须要本人去。用别人的驾驶证代扣,需要驾照本人过去。必须驾照本人签字的,必须驾照的本人到场,还要出示身份证。
网站声明:交通违章查询网刊载内容均来自当地机构或网络,主要以学习交流为目的,包括但不限于问题和政策等内容,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。如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将链接反馈给我们,核实后会尽快处理。
Email:********@qq.com